明成化年制斗彩鱼藻纹盘是明代成化时期(1465—1487年)烧制的珍品瓷器,代表了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巅峰,以其独特的斗彩技法和精美的鱼藻纹装饰而闻名 1、3。
核心特征与工艺
斗彩工艺:斗彩创烧于宣德年间,成化时期最受推崇,采用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结合的装饰技法 1、3。制作过程包括:
先在1300°C高温下烧制釉下青花瓷器;
用矿物颜料填补青花图案空白并涂染轮廓线内空间;
再经800°C低温烘烤形成绚丽色调与沉稳色彩 1、3。
这种工艺使瓷器色调淡雅幽静,上承永宣瓷的精髓,下启嘉万彩绘风尚 3。
鱼藻纹饰:鱼藻纹组合图案首次出现于宋代,鱼纹多描绘顺向追逐的游鱼,寓意“有余”(与“余”同音),象征丰收吉祥;藻纹则源于《诗经》,藻类代表生命力与和谐 1、3。纹饰布局包括:
单数鱼构图:三、五尾鱼游动,辅以浮萍、水草或莲花;
双数鱼构图:两鱼对称或并排,器壁或器心空间疏朗
出价状态
竞买人
价格
出价时间